思诺一体化蠕动泵解决方案在10L定制反应釜中的应用

提供者:   来源:   时间:2025-10-27  

在细化工、催化剂制备等领域的实验室研发与中试生产中,10L定制过滤玻璃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核心设备。其涉及的合成、结晶、过滤及收集工艺环环相扣,对流体传输的确性、步骤衔接的顺畅度及整体操作的人性化提出了较高要求。传统的人工逐一手动控制模式,在此类复杂工艺中日益成为效率与重现性的瓶颈。


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纳米材料研发的企业,在使用10L过滤反应釜进行产品合成与固液分离时,面临多重挑战。整个流程需要在特定反应阶段,向釜内同步地滴加两种不同的 precursor 溶液;随后,在反应结束后,需将物料转移至过滤模块进行洗涤与收集。这一过程主要痛点在于:

控制精度不足: 依赖人工调节两个蠕动泵,难以保证双路物料添加的同步性与流量稳定性,影响批次间的一致性。

操作繁琐效率低: 投料、过滤、收集等多个步骤需要人员全程值守并手动切换管路与泵启停,耗时耗力,且人为失误风险高。

过程缺乏可视性: 流体传输状态与关键参数无法实时监控与记录,不利于工艺优化与问题追溯。

一体化智能控制解决方案

为解决上述难题,该企业引入了保定思诺的 iPump6L+YZ35 智能型蠕动泵。该泵集成的PLC智能控制系统与一体化设计,为他们的定制化工艺带来了更新。

双蠕动泵协同控量,实现投料: iPump6L+YZ35 支持双通道协同工作。通过触屏预设参数,可轻松实现两种物料的同步、等比例或按特定程序添加,确保了反应初期投料与重现性,从源头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均一。

投料、过滤、收集一体化自动运行: 该蠕动泵可与反应釜的双高位罐及过滤收集模块无缝衔接。操作人员可在泵的控制界面预设整个工艺流程:从双路投料开始,到反应完成后将物料泵送至过滤模块,再到滤液的自动收集。一键启动后,泵自动执行各步骤,无人工干预,大大提升了效率,降低了劳动强度与误差。

全程可视化操作,工艺参数尽在掌握: 大尺寸触摸屏实时显示各泵的运行转速、流量、累计体积等关键参数。整个传输过程的状态一目了然,所有数据均可追溯,为工艺分析与优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
应用成效

投入使用后,该企业纳米材料合成的批次间差异显著缩小,产品稳定性得到提升。同时,整个过滤反应流程的操作时间预计缩短约30%,解放了研发人员,使其能更专注于工艺本身的分析与优化。

总结

对于10L定制过滤玻璃反应釜这类多步骤、高要求的工艺设备,保定思诺 iPump6L+YZ35 蠕动泵 凭借其PLC智能控制、双泵协同、一体化流程设计与全程可视化的优势,将离散的操作整合为一个流畅、且透明的自动化流程,成功地将复杂的流体处理从一项繁琐的“体力劳动”,转变为了可靠、且数据驱动的“智能工艺”,有力推动了研发与中试的进程。